当前位置:信用动态 / 省内信用

湖南湘西:“信用+社会治理”,聚焦信用代码数据质量提升

来源部门:湘西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22 09:0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证”,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2025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和省发改委有关工作部署,湘西州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通过聚焦问题数据关键难点、严控增量数据质量、形成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以及数据质量长效监测等手段探索推行“信用+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从年初115条,清理至9条,清理率达92.17%,达标率呈高速上升趋势。尤其是古丈县,共清理100条,已实现动态清零,为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治理提供了湘西经验。

深化“政企共建”融合机制,实行“分类施策”提升重错码治理水平。一是积极构建信用体系建设进部门、进社区、进企业机制,创新“信用+”模式,推进政府与企业深度融合,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畅通政府违约失信投诉渠道,全面健全政务信用记录;围绕中小微企业、合作社、个体户等重点市场主体,有效识别市场主体身份,比对分析、整合关联公共信用信息,建立健全信用档案,营造诚实守信社会环境。二是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中心联合市监、民政、税务、农经等部门通过对历史记录和纸质档案查找,分析“一码多赋、代码不唯一、重复赋码、主体标识码校验码有误”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经营主体一一进行研判,并提出解决建议进行“分类施策”。“分类施策”以来,共处理一码多赋信息1条、重复赋码信息99条,实现了全县信用代码重错码的动态清零。

依托“一个中心”,建立治理“一站式”机制。古丈县社会信用建设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信用服务中心”)梳理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治理工作需配合的相关部门及工作流程,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涉及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指派专人一对一的为市场主体办理相关服务。为确保服务质效,信用服务中心定期进行统一调度,派服务专员全程跟踪市场主体走流程。比如在市场主体注销业务办理时,相关主体按业务流程指引准备好资料清单后,信用服务中心第一时间联系相关业务部门指派专人协助办理。按优化后的流程,税务部门需提前介入,由专人指导经营主体在税务窗口“一站式”完成“清税”业务办理,然后按照市监部门的资料清单在市监窗口“一次性”提交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业务材料。充分确保市场主体在线下可以一次性提交、一次性审核、一次性办成,坚决杜绝“多头找、来回跑”的问题。

关注市场主体发展,在“办实事”上用力用劲。推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治理工作的初衷就是为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古丈县在推动重错码专项治理的方式不是机械的勒令主体去注销,而是在尽心尽力保障企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去开展该项工作的,既有温度又有态度。比如在推动一所幼儿园重复赋码问题的时候,了解到该幼儿园正准备用市监部门的统一代码去银行贷款来缓解资金上的困难,如果现在注销市监部门的赋码,将无法获得银行的贷款,经营也会受阻。信用服务中心协同金融部门,多次到农商、邮政等银行协调贷款事宜,面对面解读当前金融优惠政策,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其争取到了贷款,给该幼儿园解了燃眉之急,打消了该主体的顾虑,完成了该代码的治理工作。

加强信息共享,杜绝“重错码”增量。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在源头上杜绝“重错码”的发生。该县定期组织市场监管、编办、民政、农业、文旅、财政、司法、工会等赋码部门举行联席会议,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互相共享、交流赋码工作中的问题建议,并将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平台和信用中国等平台运用在赋码工作流程中,对于国家代码中心反馈的重错码数据,各部门联动核实,主动靠前服务,积极与涉及的信用主体进行沟通协商,第一时间消除重错码的产生,坚决杜绝产生“重错码”增量,确保信用主体代码的唯一性,服务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附件: